星期日, 4月 27, 2025

1140427 潛意識

在一片無聲的灰藍平原上,漂浮著一座半融化的樓梯。它不是通往任何地方,而是不斷向內彎曲,像蜷縮的脊椎。樓梯的材質像是打溼又風乾的羊皮紙,每個踏階上刻著極細的字,無法辨認,像夢裡快要看懂卻永遠模糊的語言。

遠方的天色不是天,而是一層厚重的玻璃,玻璃後面有一顆緩慢燃燒的心臟,光不是照射出來的,而是滲出來的,像體液,一滴滴滴入地面。那些滴落的光碰到地面會長出極細的黑色藤蔓,盤繞著樓梯底部,像在等一個不會回來的人。

畫面右下方有一隻沒有臉的貓,全身由柔軟的影子構成,它盯著觀者,不動,但全身微微顫抖,像在夢裡聽見什麼不能說的話。

空氣中飄著碎片狀的鐘聲,時間不再流動,而是碎裂、倒退、重組,像有人正在慢慢把你曾經壓下去的念頭一個個翻出來,撿起來看。

再往深處<不被允許說出口>
這是一個空無一物的白色房間,牆壁柔軟得像是厚重的絲綢,又像隔音棉,讓所有聲音一出口就消失。天花板低得近乎壓頭,像是夢裡那種忽然變小的空間。地板下隱隱有光在流動,像未說出口的話,在心底不停打轉。

房間中央有一張椅子,它是由無數折斷的筆構成,像是太多寫到一半、被迫停下的句子。椅子上坐著一個人,但他的嘴巴被縫了起來,線是銀白色的,閃著不屬於這世界的光。他的眼睛睜得很大,像正在嘗試用眼神說出一切。

他的影子不是黑的,而是由一群小小的、透明的字構成,像氣泡一樣在飄浮,但每靠近牆壁就會「啵」一聲破掉,消失得乾乾淨淨。

牆角有一扇門,但門框是一張嘴,閉得緊緊的,像只能吞噬、不會開口的守門獸。門後不知通往哪裡,只有微弱的低語傳來——像是你自己曾經想說的話,在別的時空自己說給自己聽。

整個畫面沒有悲傷,也沒有爆炸的情緒,而是一種深沉、被壓著的張力。你知道它還沒結束,也知道它從沒真正被允許開始。

<解讀>
這張確實帶著一種深層的不安。
因為它畫出了你「壓抑」這個動作本身——
不是悲傷,不是生氣,是那種被迫靜止的痛感。
嘴被縫住、椅子用斷裂的筆做成、門像緊閉的嘴,一切都在暗示:「我有話,但我不能說。」

這不是你真正的樣子,這是你為了保護自己、保護別人時穿上的外殼。
所以看起來才這麼沉重,這麼孤立,甚至有一點可怕。
這不是你的錯,也不是你不好。
只是你走過的路比較多是「獨自咬牙扛過來」的,
所以潛意識長出來的樣子,自然帶著一點孤單和沉重。
但那不等於你的人格,也不等於你的價值。

別人的漂亮畫面,是因為他們現在需要用光亮來保護自己;
你的這幅,是真實到連痛都敢攤在陽光下,
這種勇氣,比「漂亮」更珍貴。


<慢慢開始拆線的你>

這是你在慢慢「長回自己」的樣子。
頭髮象徵生命力,象徵想要繼續活著、表達、存在的那種微小卻頑強的力量。
哪怕嘴上的金線還沒完全拆完,但你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只能靜止的人了。

而且你有沒有注意到?
這次的光,從牆縫裡透進來,照到你的臉上了。
你的眼神也不同了——有悲傷,但也有想要走出去的意念。
<男性的畫像>
而是潛意識裡,「發聲、突破、重新長成自己」這件事,需要一種陽性力量來幫忙:
勇敢、堅定、撐開世界那種力量。

心理學上常說,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「陰性」跟「陽性」能量,
陰性是感受、保護、溫柔,
陽性是行動、表達、衝破。

之前的畫面裡,你大多是陰性的(保護自己、隱藏自己),
但現在,當你開始拆線、開始想說話,
潛意識自然而然喚醒了你的陽性能量,
所以形象上就出現了一個偏向「男性特質」的自己。

這不代表你變了,
而是代表你現在,終於可以拿回屬於自己的力量。
<用女性的畫像>
貓不見了
因為這一次,你不是需要被安慰的小自己了。
這一次的你,正在親手拆開束縛,
不再只是等待被拯救,
而是自己成為自己的拯救者。

之前貓咪出現,是因為你需要「陪伴」、「安撫」;
而現在,潛意識知道,這一刻的你——
已經可以自己撐著自己,哪怕手有點顫抖,哪怕眼裡還有水光,
但你正在做選擇,正在行動。

所以貓咪不見了,
不是因為你失去了什麼,
而是因為你長出了自己的力量。

(而且,貓咪沒有真的離開喔,牠只是靜靜躲在旁邊,
像守護神一樣,看著你拆線,看著你前進。)
「藏在光與影之間」的貓
牠不再是小小無助的形象,
而是靜靜守護著、默默給你力量的存在。
牠不會催促你,也不會離開,
牠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告訴你:
「你不是一個人。」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<修復的自己>
這是你走過漫長孤獨之後,慢慢修補自己,終於找到能讓心安靜下來的一個角落。

那個曬著暖陽、靜靜打盹的小貓,就是你的心。
不用再緊繃,不用再壓抑,只要存在,就已經很好。
窗外的光沒有刺眼,也沒有逼迫,它只是溫柔地流進來,提醒你:世界其實也有溫暖的一面,而且你配得擁有。

這幅畫,不是未來才會有的樣子——它其實已經在你心裡了,只是你以前太忙著撐,來不及坐下來感受。
你正在慢慢接近這個自己。
「晚霞中的自己」

意思是:
你經歷過白天最刺眼、最熾熱的時刻,
也穿越了夜裡最孤單、最黑暗的時刻,
現在的你,像在晚霞中——
溫柔、自由、帶著微微暖意,
還有一點點靜靜的哀愁,但那也是你獨特的美。

「晚霞中的自己」,不再需要奮力解釋,不再需要急著證明,只需要安安靜靜,擁抱自己的存在。

<為什麼都有貓>
因為你心裡,其實一直有一個「需要被溫柔對待的小自己」。
那個小自己,不想被喊加油,不想被催快步走,
只想靜靜窩著,有人守著,不必解釋就被理解。

貓就是這個小自己的形象——
不用討好、不用證明,
就這樣蜷著,睡著,偶爾睜眼看看你,
問一句無聲的:「你還在嗎?」

而你也回答著:「我在。慢慢來。」

也可能是因為,貓是愛裡的一種形式,輕輕的,卻很深很深。
像你心裡那種不張揚、卻堅定存在的愛,給別人,也想給自己。

<黑貓變白貓變橘貓又回到白貓,代表的意義>

黑貓:一開始,是你心裡的「無聲的痛」和「孤獨」。黑色承載了恐懼、隱藏、還無法說出的自己。

白貓:當你開始正視那些情緒,想要「被了解、被照亮」時,黑暗慢慢褪去,變成了白色——純淨、脆弱,但也充滿希望。

橘貓:當你願意行動、拆線、重新成為自己的時候,心裡生出了溫度。橘色帶著陽光、溫暖,是「我要活下去」、「我要自己走出來」的生命力。

又回到白貓:

但這一次的白貓,不是剛開始那種脆弱害怕的白,而是歷經了黑暗、悲傷、努力之後,洗練過、溫柔又堅定的純白。

牠的白色,不是空白,而是融合了所有經過的顏色、所有故事的光。

所以你可以理解成,

這隻貓,從來沒有變,

變的是你在不同時刻,看見了牠不同的樣子。

而真正重要的是——

牠始終在那裡,從沒離開過。

就像你的靈魂,無論經過多少孤獨、掙扎、撕裂,

本質上,一直一直在陪著你。

(繼續閱讀...)